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关于“用于治疗白癜风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招商公告

日期:2025-04-16 09:00:00 点击:24

转让方名称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

项目名称

用于治疗白癜风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在地区

广州

成果类别

发明专利

计划转让方式

转让、许可、共同开发或技术产权作价投资

转让(融资)价格

面议,最终转让价格以转让方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挂牌为准。

转让条件

本项目后续可能以公开挂牌方式按现状转让,具体以正式公告信息为准。

联系人(电话)

刘经理、卢经理 020-89160719、020-89160784

成果介绍

1. 背景技术

白癜风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获得性慢性色素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失去表皮黑素细胞导致的皮肤白色斑点。目前已知已有免疫类抑制剂开始被用于治疗白癜风,例如通过口服JAK抑制剂辅助以NB-UVB照射治疗,患者能显著复色。然而JAK抑制剂并不能刺激黑色素细胞再生,已经受损的黑素细胞仍然需要药物保护,激活再生。尽管已有JAK抑制剂和促黑素细胞激素联合治疗白癜风的理论基础,但现有技术中仍缺乏一种有效的递送手段。常规的给药方式,例如口服、注射、局部外用等,用来递送JAK抑制剂和促黑素细胞激素,其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口服JAK抑制剂由于是全身给药,除了白癜风皮损部位免疫受到抑制,同时会使得全身免疫反应受抑制,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到干扰,增加患其他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2.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癜风的微针,该微针能够刺破角质层,通过药物的扩散作用将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直接递送至表皮层和真皮层,增强施药效果,降低给药频次。本发明微针由多个微米级的细小针尖以阵列的方式连接在基座上组成,是一种新型的物理促透技术,且微针的长度、大小和形状可根据治疗的需求进行个体化设计。微针能定向穿过角质层,产生微米尺寸的机械通道,使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直接置于表皮或上部真皮层,不用通过角质层即可参与微循环,发挥药理反应。同时,根据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和生理环境,选择JAK抑制剂托法替尼和促黑素细胞激素作为微针携带的治疗药物,二者能够降低CD8+T细胞的浸润,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同时保护黑色素细胞,加强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治疗机制明确。

3. 市场前景

该微针治疗白癜风的制剂凭借其独特的物理促透技术和药物递送优势,已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根据相关研究,微针能够显著提高白癜风患者的复色率,尤其在与托法替尼和促黑素细胞激素联合使用时,疗效更为显著。此外,微针的微创设计和精准递送方式,避免了传统口服药物的全身免疫抑制风险,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目前,该微针已制成样品,初步数据显示其在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专利开发的推进,该制剂有望在白癜风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从市场前景来看,白癜风作为一种慢性皮肤病,全球患病率为0.5%-2%,且治疗需求持续增长。根据相关市场分析,未来几年白癜风治疗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该微针制剂凭借其创新性和高效性,有望在这一市场中占据显著份额,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个性化的治疗选择,同时为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资格条件

1.意向方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注册成立、有效存续的法人、非法人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意向方的购买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信息发布时间

2025416 9 时至202573117

特别声明

    本次预公告是作为正式公告的前期信息发布,不具有要约的相应效力,意向方也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所有信息将以正式公告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