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基础上,经历代医疗工作者的不断研究、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针法,其将不锈钢钢针固定于锤体的叩击面上,在治疗时叩击特定部位的皮肤,因叩刺部位泛起的红晕形状颇似梅花,故称之为“梅花针疗法”。现有的梅花针疗法多由医务人员手执梅花针的手柄,然后手工高频率地敲击特定的治疗部位。该方式由于采用人工敲击的方式进行敲击,不同的医务人员,其敲击的力度和频率均不相同,敲击后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同时手工长时间敲击会造成医务人员的疲累,导致敲击的治疗效果难以保证。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敲击梅花针治疗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动敲击的方式进行敲击,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疲劳感;由于该装置采用机械敲击的方式进行敲击,其每次敲击的力度相同,保证敲击治疗的效果均一;该装置可调节梅花针治疗的角度和敲击频率,整个操作过程无需手工调节;该装置的梅花针针锤可在治疗前后进行更换,既可更换不同数目的梅花针以满足不同的敲击效果,又可满足医疗卫生院内感染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动敲击梅花针治疗装置》,专利号:ZL.2021 2 19 45366.8。本实用新型由升降杆(包括套筒杆和滑动杆)、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和电路板)、套筒杆(顶部铰接有可移动轴承套)等元件组成,针对现有的梅花针疗法采用的人工敲击的方式所出现的敲击的力度和频率均不相同的缺点和敲击后的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手工长时间敲击造成医务人员的疲累的问题,本发明可实现敲击针的角度、深度、频率均可调控,达到全自动无手工的操作的目的,保证敲击治疗的效果的均一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敲击梅花针治疗装置。已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关键结构(如核心组件升降杆、控制器、套筒杆等)。目前实现生产制造(组装工艺、传感器封装工艺)与系统集成(电机、压力传感器)的可控。通过临床试验积累有效性数据并结合市场对新型医疗器械的需求,已形成技术白皮书,自动敲击梅花针治疗装置有望成为现代化医学的重要载体。 |